当前位置:科技动态

我校召开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总结暨2026年申报工作部署会

撰稿人: 王启辉   发布时间:2025-10-15

    2025年10月15日上午,学校在校本部科技楼报告厅召开了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总结暨2026年申报工作部署会。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唐卫中出席会议,学校科技处、校本部各二级单位、直属和非直属医院、玉林校区分管科研领导、科管部门负责人,省级及以上平台负责人,科研骨干、博士后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等550余人通过现场和线上直播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校科技处副处长杨一华主持。

唐卫中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是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他首先感谢全校科技工作者在2025年国家自然基金申报中取得的成绩和对学校科研发展作出的贡献。接着指出学校虽然连续四年突破百项,但在西部地区仍面临较大竞争压力,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按照会议部署,做好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期望明年在国家自然基金以及其他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新的进步和突破。

会上,学校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富博教授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败与成》为题,结合自身申报经历,分享了如何提高国基申报成功率的经验和策略,提出项目“是否有创新性”“是否解决科学问题”“是否有能力完成”是申报成功的关键,并强调项目申报应契合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需求,建议从临床难题、团队成果延续或热点领域中挖掘科学问题,充分利用前沿新技术解决科学问题,再从标书的写作结构、科学假说图及技术路线图绘制等细节进行了详细地解读,指出标书需反复打磨,细节决定成败。

科技处处长郭宏伟从国家、西部地区、广西和学校多个层面对比分析了我校近5年和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总体情况和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多维度剖析了我校国基申报和立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强调引进人才和博士后科研人员在国基申报中的重要作用和潜力,提出二级单位要高度重视国基申报工作,要在充分分析2025年申报情况的基础上,尽早组织、优化服务、分类指导、精准发力,力争在“质”和“量”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本次会议吹响了我校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号角,通过系统部署和精准指导,有效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活力,为我校科学组织基金申报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相关附件: